在德江,清明节除了踏青、祭祀等传统活动外,还有一个传统习俗就是吃清明粑。临近清明节,清明粑也开始出现在德江的大街小巷和市民的餐桌上,不少市民通过品尝清明粑,留住春天的味道,同时也饱含着对逝去亲人的浓浓思念。
一场春雨过后,天空清澈,田野满目皆是绿。田间地头里,开着小黄花的清明菜随处可见。每年的这个时候,荆角乡角口村的冯晓玲,都会前来采摘清明菜制作清明粑。
采摘好清明菜后,冯晓玲回到家中用山泉水将其洗净,随即抱来一堆柴火,用大火将清明菜煮烂后,按照5比1的比例混入糯米粉和粘米粉,慢慢将其揉匀揉透,手法就像揉汤圆一般,揉得越久,面团就会越光滑,口感就越好。
清明粑面团揉好后,冯晓玲又开始忙着切腊肉和豆腐干,就着柴火三下五除二地将腊肉和豆腐干炒出锅,就这样,清明粑的馅儿也制作完成。随后,开始将面团分成大小均匀的剂子,将其揉成巴掌大小的面饼形状,再往里放入一勺炒好的腊肉豆腐干馅儿,将其包好放入蒸锅里。不一会儿,新鲜出炉的清明粑便已出锅,下地干活的老父亲也回到家中,冯晓玲端上几盘小菜,一家人围坐一桌,吃着清明粑,享受着这难得的时光。
小小清明菜做成清明粑,不单是在农村受追捧,在城里,更是不少餐饮店清明节前后的香饽饽。
“清明粑10个打包。”
“老板,昨天预订的100个清明粑,做好没得?”
走进德江南城步行街红辣子丝娃娃餐饮店,虽然不到晚饭时间,店内也不见清闲。工人们正忙着制作清明粑,不一会儿,一个个软糯清香的清明粑便出锅了。柜台前,一茬接一茬的客人慕名前来购买。
“每年一到清明节就要来店里买清明粑,感觉只有吃过清明粑,春天才完整。”李湘告诉记者,前几天刚买了一些回家不够吃,今天又抽空过来再买一些。
据负责人冯万慧介绍,每年清明节前后,店内都会推出清明粑产品,由于店内人手有限,一般都是只接受订单预售,很多客人都是几十上百个的进行购买,带往外地赠予亲朋好友。(记者:张星星 王凯 冯胜彦)
编辑:杨周
责编:李嘉维
编审:陈俊
未经允许,禁止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