与傩为”缘” 书写人生——专访国家级非遗德江傩堂戏传承人安永柏
发布时间:2024-04-17 15:58 作者:张运典
字号:

身挂戏服起婆娑,号声难驱苦恨多。

怪脸尽遮世人面,隐身同唱一台傩。

德江傩堂戏是一种佩戴面具表演的宗教祭祀戏剧,也是一种古老的民族民间文化活动,被誉为“中国戏剧活化石”。又被称之为傩戏和傩坛戏,土家人叫“杠神”。它源于古时的傩仪,是古傩的一种。汉代以后,逐渐发展成为具有浓厚娱人色彩的礼仪祀典,宋代前后开始衍变为酬神还愿的傩堂戏。德江傩堂戏从内容上划分包括“酬神”和“娱人”两部分。“酬神”是围绕举行傩事活动者的意“冲傩还愿”,“娱人”则是傩戏和傩技表演。

为更深入地了解丰富多彩的德江傩堂戏,进一步掌握国家级非遗文化傩堂戏在德江的传承情况。近日,笔者专访了德江县稳坪镇国家级非遗土家傩堂戏传人安永柏,了解他执着的一生,与土家傩堂戏不可分割的缘分。

结“傩”缘
自然天赋成就他的人生精彩
安永柏是德江傩堂戏国家级非遗传承人。1964年10月,安永柏出生在傩戏世家,父亲安国胜凭借祖传的傩堂戏手艺,帮人杠神、替人还愿,在当地很有名气。
那些年,挨饿的日子不少。安永柏的父亲也凭借“先生”之名,帮人办理祀祭、送神之事,都会得到主人的好酒好肉招待。

图片

安永柏(右三)在日本东京演出时与演出团成员合影。

“当‘先生’混点饭吃还是可以,当时就是因为饿怕了,刚懂事的我就跟着父亲打杂,开始混点口饭吃……”谈到当初学习傩戏的原因,安永柏脸上流露出一种腼腆笑容。1976年,正在上小学的安永柏为了混上一口饱饭,开始跟随父亲拜师学艺。

当时,由于年轻、记忆力好,很快安永柏学会了吹打、唱腔、跳傩等手艺,得到了与父亲同行师傅们的好评。无论是参与正戏、插戏,他都做到娴熟自如;无论扮演任何一个傩戏人物,都演得自然形象。显现他与傩为“缘”的自然天赋。

图片

游客与“开红山”傩技表演互动。

此后,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神州大地,一些地方冲傩、还愿等祭祀活动开始影响到人们的生活。安永柏走上了傩戏职业之路,那时他就能背诵全套傩戏表演的唱词,成为父亲最值得骄傲的弟子,所以父亲把所有傩戏绝活传承给他。

安永柏凭借自己出色的表演和过硬的手艺,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傩戏“先生”,走到哪里都会得到大家的尊重和敬佩。

“那时,无论在哪儿只要人家叫一声‘先生’,就有一种满满的成就感……”谈到与傩戏结“缘”的感受时,安永柏倍感自豪。

探“傩”迷
师从名门练就他的人生传奇

多年来,在安永柏眼里,傩戏不仅是一门谋生的手段,更是一种艺术。德江傩堂戏是集傩仪、傩歌舞、傩技、傩戏等为一体的独具魅力的原始剧种,其中的傩技绝活有开红山、上刀山、下油锅、口含红铁等及傩戏表演《关公斩蔡阳》《八仙庆寿》和傩戏面具堪称中国一绝。

图片

傩堂。

“开红山”就是傩戏绝活中最顶尖的绝技。此绝技主要是由傩艺师将长约20公分,刀叶宽约3厘米的锋利尖刀钉入自己头顶,并放出人血以判凶驱鬼。其内容有:祭傩神及本坛祖师,跪在傩堂中挽藏身讳、手诀,自己将刀尖用令牌敲钉入头顶骨肉中,由护法师带领,端着茶盘中小酒壶和小酒杯逐一向主人和客人敬红山酒,并高唱祝酒颂词。喝完红山酒,法师回到傩堂吹号角,舞牌带、挥师刀、跳傩舞。

1989年,安永柏拜师安国儒学习“开红山”傩戏绝活,并得法出师,掌握了傩堂戏中最绝的一项技艺。他说:“在傩堂戏学艺过程中,除了跟随傩艺师们的言传身教外,还要自己多学多练,还要敢于在实践中去体验,敢把尖刀往自己头上钉……”。

图片

部分傩面具。

谈到傩堂戏一些绝活的学习时,安永柏说:“当时,我与师傅招收的其他几位师兄师弟一样,都很用心,记得有一次,一位师弟在往自己头上钉刀时,当场晕了过去……”听到这里,让人感到全身如麻,心惊肉跳。

当谈到首次体验尖刀钉入头顶的感受时,安永柏说:“其实,那一时刻说不怕那是假的,但祖师有遗训,只要心中有祖师,牢记祖师字讳,一钉就成功……”。

安永柏始终铭记“心中有祖师”,把“害怕”二字寄托在师祖的保佑上,大胆去探索,解开傩堂戏之“迷”。越是神秘的东西,他越感兴趣。只要知道哪位傩艺师掌握“绝活”,他都会想尽一切办法去学习。除了跟随父亲学习酬神娱人传统表演外,他还四处拜师学习。先后拜师安国儒、安永志、张金太、安明翠等,学会“开红山”、踩红铧、碎推磨、提悬斗和上刀山、下油锅的傩戏绝活。

图片

观众与傩艺师们合影留念。

如今,安永柏是当地掌握傩戏绝活最多的传奇人物。

2003年,中国梵净山傩文化研讨会在德江县召开,有来自中、日、韩、德及香港、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上百名专家学者参加。当时,安永柏以一位普通傩艺师的身份,向观众表演了他得意的一绝。他头钉5把尖刀向现场嘉宾敬酒,让现场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倍感震惊。现场称赞“德江傩堂戏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、最原始的戏种”,其中,获得了中国傩戏大师曲六乙的充分肯定和大力关心支持。一位来自韩国的专家现场向安永柏发出邀请,并于2005年赴韩国进行首场海外演出。

傩堂戏作为中国的古老文化,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重视。多年来,安永柏为美国、韩国、日本及国内专家学者表演了上百场。其中表演的“开红山”“上刀梯”深受称赞。2006年,参加了国际民俗艺能节在日本东京冲绳演出,获得专家、观众高度称赞。

2006年5月20日,傩戏(德江傩堂戏)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此后,国家文化部授予德江“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·傩戏之乡”称号。

传“傩”艺
言传身教担起他的人生责任

“别人认准了我的手艺,拜我为师学艺,主要想掌握一门养家糊口的手艺,只要他用心学、有悟性,我就有责任认真传授……”谈到手艺的传承时,安永柏道出了心声。

20多年来,安永柏在他的傩戏生涯中共带了13个弟子。他也毫无保留地将所有学到的傩技、摊舞、绝活传授于弟子,使古老的傩戏得以传承。

图片

傩舞《端公舞》。

“其实,我们这一行的传授过程,就是一个言传身教的过程,必须认真传授,师徒之间要相互配合……”安永柏说。

带徒弟,安永柏有他的标准,并非是任何人都能与他结“傩缘”。招收弟子时,他首先要考虑的是人品,如果人品不端,绝不能传。同时,他还要把握三个标准:一是为人老实,不虚假、不狂妄、不调皮、真心实意地来学艺;二是注重悟性,聪明、记忆力强、肯钻肯做、不偷懒;三是忠于师坛,不外露师坛秘诀,更不能中途弃师投师。

正因为安永柏一直遵循招徒标准,他所带的弟子个个都很优秀。多年来,向他拜师学艺的13个徒弟中已有8人学成,能够独立掌坛施法。其中,安飞、张进、吴廷军、何兵等成了他最得意的门生,他们都掌握了上刀梯、下油锅、踩红铧等绝活。

图片

傩戏表演。

“其他弟子也很用功,各有所长,能写会画,能说会唱,在各种演出活动中都能独当一面……”安永柏说。特别是安飞、吴廷军,现已接职了“开红山”的绝活。

在人们的印象中,安永柏先生不善言谈,为人老实,现实中的他,乐观助人,为人师表,胸襟宽阔。作为德江傩戏绝技“开红山”的唯一传承者,将这一濒临失传的技艺广为传授,为傩的传承做出了重大贡献。

图片

傩戏表演。

傩堂戏作为中国的古老文化,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重视。如今,安永柏带着他的徒弟们漂洋过海,先后赴美、韩、法、日及香港、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表演了上百场,让黔东大地上原生态的、神秘的傩堂戏走出国门,获得了专家、学者和观众的高度称赞。

“傩堂戏毕竟是一种民族传统文化,如果要把它传承好,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……”谈到德江傩堂戏传承中的问题时,安永柏也有说不完的心酸:一是我们传承方式缺乏吸引力,难以调动年轻人从业的积极性;二是外出务工人员多,找不到合适的传授对象;三是傩堂戏的从业人员收入不稳定、生存难。

图片

傩戏人物“土地”。

然而,安永柏没有放弃,始终守好傩堂戏这块“国宝”。他说:“德江傩堂戏尽管在传承中,存在着诸多的困难和问题,它始终是我一生的选择,我深知传承好傩文化的重要意义……”。

采访结束,笔者对德江傩堂戏文化认识有了新的理解,但更令人敬佩的是花甲之年的安永柏,用他一生的执着守护“德江傩堂戏”让世界专家学者为之感叹的“活化石”。在此,愿安永柏在传承的路上“结缘”更多为人老实、有悟性、忠于师坛的弟子,让“德江傩堂戏”这张明片越擦越亮,傩艺师的牛角吹得更响!

编辑:涂   静

责编:李嘉维

编审:张   辉

总编:陈   俊